桃子视频成人app_欧美在线亚洲综合一区_日韩激情一区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所在位置: 首頁> 技術文章> 其它>

大坂松下貼片機的維護保養總結

日期:2025-05-13 08:03
瀏覽次數:6420
摘要:



大坂松下貼片機的維護保養總結


深圳路遠盟拓主深圳一家政府單位注冊的SMT設備提供商,主要經營有:貼片機,三星貼片機,松下貼片機,回流焊,LED貼片機,AOI檢測儀,插件機等設備
http://www.smtde.com


大松SMT維修與維護調試總結........ 希望對大家有參考之用.
SMT維修與維護調試總結
前言
表面貼裝技術(SMT) Surface mounting technology
狹義解釋:是用手工或安裝設備將元件直接安裝在印刷線路上或基板的技術. 廣義解釋:SMT包括:SMD、SMC、SMB、PCB
SMD:表面安裝元器件     SMC:表面安裝元件
SMB:表面安裝印刷電路板   PCB:普通混裝電路板
點膠、涂膏、表面安裝、安裝設備、元器件取放系統、焊接及在線等技術內容的一整套,完整工藝技術的統稱。
(一)SMT的優點
1>   元器件貼裝密度高,電子元件產品體積少,重量輕;
2>   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強;
3>   高頻特性好;
4>   易于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5>   可以降低成本;
(二)   SMT的發展
1>   在國外七十年代就有SMT的技術,特別是美國、本、西歐等國家,發展尤其迅速,現有80%的電子技術產品是用SMT來完成的。
2>   SMT的發展重要基礎是(SMC、SMD)而SMC、SMD的發展又要依賴SMT的進步與廣泛應用。
3>   SMT的關鍵技術是貼片技術;
4>   SMT的核心技術是焊接技術;因為SMT的安裝質量、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是用焊接技術來保證的。

(三)SMT的八大技術問題:
管理工程         測 試           材料
元器件                         設備
機 板           圖形設計         工藝方法


表面安裝工藝:
包括五點:1>元器件安裝類型;2>工藝流程;3>焊接工藝;4>PCB的制作工藝;5>安裝板的清潔工藝。
表面安裝類型:
1>   僅有表面安裝元器件;
2>   表面安裝元器件與傳統插裝元件混裝板(3種);
①   A面插裝與表面安裝混合;B面表面安裝。
②   A面只插裝元件;B面插裝與表面安裝。
③   A、B兩面均為插裝與表面安裝混合。
3>   A面只插裝、B面插裝與表面安裝
注:一般常見有**種、第三種

表面安裝設備(貼片機):

速度方式   對中方式
1>低速(slow)1秒以上/點   1>機械對中chip±0.1mm
2>中速(middle)0.2-1秒/點   2>激光對中chip±0.1mm
3>高速(fast)0.2秒以下/點   3>視覺對中chip±0.1mm
機械對中是接觸性對中,視覺對中是非接觸性對**能:兩種:
1>   單一功能(高速貼片機);只限于(0402-1206)之間貼片元件才能貼裝。
2>   多一功能(中速貼片機);常見的機型有(CP33C)任何一種貼片元件都能貼裝。

SMT車間環境要求:
①溫度:25±3℃;室溫在10℃~30℃的范圍內;
②濕度:65±10%;濕度在20%~90%范圍內不凝結的場所;
③無塵和無油煙場所;無劇烈振動場所;
④良好接地;周圍無易燃和腐蝕性氣體;電源電壓波動量須在±5%以內;
⑤擁有強度足以支撐機器質量的場所;  


松下貼片機M S H 3(θ)調整

θ1、θ2、θ3的平行度確認和調整
■θ1的平行度確認和調整
1.POWER ON,M/C ORG
2.確認 MACHINE DATA的θ1 OFFSET 值是否已經置0,如果沒有,輸入0.
3.用副鍵盤把NOZZLE UNIT轉到θ1
4.HEAD SERVO OFF, 手搖HANDLE到θ1 ROD與吸嘴ROD HEAD嚙合
5.再把與θ2/θ3 ROD嚙合的NOZZLE UNIT搖到吸著位
6.把百分表架在工作臺上(需在工作臺上固定一塊鐵塊用來吸百分表),表針打在NOZZLE UNIT 的側面,Y方向移動工作臺檢查NOZZLE UNIT 側面的平行度(即θ1軸的平行度) 規格值:0.02mm
7.IF NG,把該NOZZLE UNIT 搖回θ1處嚙合,把百分表指針打在平行度確認時的起始點置0,松開同步皮帶PULLEY的COTTER PIN,轉動PULLEY(ROD),直到百分表指針移動偏差的一半,鎖緊COTTER PIN.

■θ2、θ3的平行度確認和調整
1.POWER ON,M/C ORG
2.確認 MACHINE DATA的θ2/θ3 OFFSET 值是否已經置0,如果沒有,請輸入0.
3.HEAD SERVO OFF, 手搖HANDLE到θ2/θ3 ROD與吸嘴ROD HEAD嚙合
4.再把與θ2/θ3 ROD嚙合的NOZZLE UNIT搖到貼裝位,停在CT=0處.
5.把百分表架在工作臺上,表針打在NOZZLE UNIT 的側面,Y方向移動工作臺檢查NOZZLE UNIT 側面的平行度(即θ2/θ3軸的平行度) 規格值:0.02mm
6.移開百分表,重復3、4步,把百分表架在工作臺上,表針打在NOZZLE UNIT 的另一側面,Y方向移動工作臺檢查NOZZLE UNIT 側面的平行度(即θ2/θ3軸的平行度),規格值:0.02mm
7.IF NG,把該NOZZLE UNIT 搖回θ2/θ3處嚙合,把百分表指針打在平行度確認時的起始點置0,松開同步皮帶PULLEY的COTTER PIN,轉動PULLEY(ROD),直到百分表指針移動偏差的一半,鎖緊COTTER PIN.
8.再把與θ2/θ3 ROD嚙合的NOZZLE UNIT搖到貼裝位,停在CT=0處.確認平行度.
9.微小偏差還可以通過ROD OFFSET(θ offset)來糾正.

θ1、θ2、θ3 的V TOOTH切入量確認
■θ1 V TOOTH切入量確認:
1.   M/C ORG
2.   HEAD SERVO OFF,CT=270°
3.   檢查ROD HEAD MESH與BRAKE PAD的間隙
4.   確認1~16HEAD
5.   IF NG,移走ROD BLOT
6.   增加或減少SPACER
7.   鎖緊BLOT
8.   再確認間隙
■θ2、θ3同樣方法測量。
MSH3調整順序
①   確認INDEX的原點
折下16個吸嘴單元;
折下前后皮帶的保護罩
用百分表確認INDEX旋轉的初始角度,CT=10°百分表表針轉動0.005mm;NG調整CT的原點。
②   確認前后軸的時序:
手搖手輪CT=0°
用原點確認JIG插入前軸的鍵槽內
由于鍵槽相對于JIG配合比較松,所以需要軸的確認對稱。NG松開前部的同步皮帶輪的張緊輪重新安裝同步皮帶并進行調整.
后軸的調整方法同前軸相同.
*CT=0°時前后鎖緊凸輪的兩個螺釘的方向正對操作者.
③   QUILL 的平行度確認
該項目只進行確認不進行調整.因為QUILL的安裝位置由QUILL的安裝定位銷決定,機器進行大修只有交換部品才能保證其平行度.
檢查方法CT=0°時用百分表的表針于QUILL接觸,移動TABLE進行確認
規格值:≤0.02mm
④   Θ軸與吸嘴單元嚙合中心的確認:
用吸嘴JIG進行調整:
裝上吸嘴JIG[在1#HEAD的位置]
CT=270°
[SERVO MOTOR OFF]用百分表的表針于吸嘴JIG的下端面用手轉動皮帶輪觀察吸嘴的上下串動量.
規格值: ≤0.02mm.舊機器通常0.1mm以內OK.
機理:Θ軸上的V型牙齒與吸嘴單元上V型槽嚙合良好即中心位置正確其串動量較小,反之由于嚙合中心偏差在旋轉皮帶時由于吸嘴單元頭部的壓簧的反作用力造成JIG的上下串動.
NG,松開固定該單元的緊固螺釘用榔頭敲擊支架.
用套JIG進行調整:
嚙合前套JIG套入Θ軸中(上部)旋轉手輪CT=270°,套JIG應比較平滑的上下移動.NG調整方法同上.
⑤   吸嘴平行度的調整:
在1#HEAD的位置裝上吸嘴單元,CT270時首先需要確認Θ軸嚙合時吸嘴頂部的牙齒應與磨檫片脫離,要求有存在間隙.0.10mm以上即可,(調整完平行度*后需要確認16個吸嘴間隙)
Θ2的平行度的調整:
機器回原點.
手搖手輪CT=10°其機理該點CT的狀態為ON,可利用機器的JOG MOVE的功能移動Y軸.
平行度的規格值: ≤0.02mm
如對Θ2的皮帶進行交換后進行調整方法:
交換Θ電機或進行皮帶交換確認原點應松開電機側同步皮帶輪的機械鎖緊裝置.把吸嘴與Θ3進行嚙合,反搖手輪至Θ2處先不嚙合用百分表表針與吸嘴單元的平面接觸表針置0,然后慢慢反搖手輪CT270,觀察表針的旋轉,如角度不正確的進行嚙合表針肯定會發生偏移,這時旋轉皮帶使吸嘴平面旋轉至沒嚙合時的位置(表針為0的位置)鎖緊同步皮帶輪的機械鎖緊裝置。
把磁性表座固定在工作臺上,表針與吸嘴單元的平面接觸,表針的初始接觸位置為吸嘴單元為

后部,并對表針置0,移動Y軸[向Y軸原點方向移動]觀察表針移動量,如外面比里面高,側在M/C OFFSETΘ2輸入正值,其測量值與輸入值的換算:0.02mm=0.1°反之輸入負值.
*M/C OFFEST輸入后機器一定要回原點然后用副操作盤旋轉INDEX工作頭旋轉一圈,在一次對平行度的確
認, Θ2的OFFSET不為0時,機器回原點其相應Θ軸前面的原點標記[*]沒有顯示,此時機器相應的Θ軸已經進行了補償.(MV系列機器只有在全自動狀態進行補償)
Θ1的平行度的調整:
同上
Θ3的平行度的調整:
1#HEAD吸嘴先在Θ2的 位置進行嚙合,反搖手輪使1#HEAD在Θ3位置不嚙合這時用百分表的表針與吸嘴的平面接觸并把表針置0然后慢慢的反搖手輪CT270°,表針出現很大的旋轉說明角度原點位置**松開同步皮帶輪的機械鎖緊裝置進行調整。方法同上。
Θ3的角度需要**調整也是在貼裝位置進行,但Θ3后順搖手輪至貼裝位置一定不可以進行Θ2的嚙合,所以Θ2位置是用人工方式使Θ2不嚙合 (Θ2的凸輪片是前軸從右至左的方向第2片)
⑥   SLIDE 的確認
副操作盤上的[HEAD ENABLE OFF]
CT=90°檢測吸著位置、貼片位置、Θ1位置處。[從凸輪曲線上觀察該點是所有SLIDE位置全在*高點]
吸著位置應檢查出口的下方;
貼片位置應檢查入口的上方;
Θ1位置應檢查出口的上方;凸輪位置后軸從右至左*后一片。檢查段差時注意手不要接觸料架浮起的開關上的框型傳感器,經常受外力作用框型彈簧易變形造成浮起檢測失靈。
確認方法應用螺絲刀檢查,不采用CAM FOLLOW檢查的方法。






7.LINE SENSOR(高檢)的位置調整
CT=0°LINE SENSOR的控制器的功能選擇IMAGE,副操作盤上的OPTION 6、OPTION 7交替切換,顯示器上的吸嘴圖形進行壓縮,用鋼直尺直接在顯示器上測量吸嘴的中心是否對稱,NG,松開緊固LINE SENSOR的支架,進行角度的旋轉,直到A=B再鎖緊LINE SENSOR的支架
機器出現THINKNESS TIME UP 的原因一般有LINE SENSOR
安裝角度**所致。
顯示器上的一根橫線代表該檢測吸嘴的*低點,其具體高度
為控制器上顯示值。
8 ANGIN 模式的選擇:
部品庫的PART CLASS選擇254;速度選擇2
LINE SENSOR功能選擇NO
M/C PRODUTION 高速料架檢測選擇NO


H D F(松下點膠機)
**教育
1. 人的**
a.   一人操作的原則.兩人或以上時相互呼應
b.   頭、手不可進入機器內部
2. 機器的**
a. 機器在全自動時,不要隨意的按緊停開關
b. 清潔場地時,設備要停止運行

各項指標
1.   環境溫度:20℃±10℃
2.   電源:單相AC電源200±5V, 50/60Hz, 功率:2KVA
3.   空氣壓力:0.5Mpa 空氣流量:40NL/min 壓縮空氣接入插頭:PT3/8B
4.   點膠速度:
A 螺旋型:0.07 s/點
條件:點膠停留時間:10-25ms;X-Y移動距離:3mm;
點膠頭返回行程:3mm;點膠頭1速上升
B 空氣型:0.10 s/點
條件:點膠停留時間:10-40ms;X-Y移動距離:3mm;
點膠頭返回行程:3mm;點膠頭1速上升
5. PCB板尺寸:M型:MAX.330×250mm MIN.50×50mm
6. 點膠范圍:M型:   MAX.330×242mm MIN.50×42mm
7.   PCB板厚度:0.5-4.0mm
8.   元件:1608片狀至QFP
9.   膠水包裝規格:
螺旋型(通用的):Iwashita Engineering 30cc(普通),22cc(Panasonic)
空氣型 22cc(Panasonic)
10. PCB板傳板時間 TYPE M:約等于2.4s(以左邊為標準)
10.   點膠頭結構:3種類型(VS,S,L)可用于R,C和L
11.   點膠角度:-90º至89º(1º為單位,試點膠角度固定為0º)
12.   點膠時間:10ms-120ms(以1ms為單位增加)放大倍數(機器):1-4
13.   點膠壓力:用調節器手動設定
14.   點膠頭點膠位置重復:±0.1mm(點膠頭STOPPER與PCB板間距離)
15.   點膠頭上升速度設定:點膠頭上升/下降速度依照膠水類型或膠量設定
16.   點膠頭行程設定:點膠頭行程依照膠水類型或膠量設定

機器的結構
1.   點膠頭部分
2.   照相機部分(識別)
3.   X軸部分(點膠頭移動方向)
4.   Y軸(工作臺移動方向)
5.   試點膠部分(紙帶盒)
6.   PCB傳送部分
7.   點膠頭加熱、溫度控制部分
8.   緊停開關
9.   維修開關

主操作盤介紹
1.   F1-F8:功能鍵選擇
2.   運轉模式切換
ONLINE:在線方式,進行點膠并同主機通訊
AUTO:全自動模式,點膠運轉
SEMI:半自動模式,不點膠運轉,只進行全自動運轉前確認的運轉
MANU:手動模式,進行動作檢查或使用副操作盤進行各動作部分的操作運轉
3.   動作模式的切換
CONT:連續動作
EOP:運行到程序*后的動作模式。停止后,再次按下START重復該動作
1BLOCK:只運行到下一個1BLOCK的動作模式
4.   RECOV(修正,恢復):全自動運轉時,因點膠異常使機器停止時使用。點膠出現異常時,機器自動轉成修正模式(LED燈亮)
不進行RECOV時:按RECOV,使LED燈滅,再按START,不再點膠動作而進行下一程序
進行RECOV時:保持LED燈亮,按START,再次進行點膠動作
5.   START:開始
6.   RESET:復位。使程序步驟返回開頭,解除錯誤時使用
7.   ORG:原點開關,使電機返回原點。∧∨<>方向鍵,HIGH:高速鍵
8.   L.STOP:PCB板供給停止
9.   DISP CL:畫面**
10. REQUEST:請求鍵,切換服務功能,機器檢查或裝置狀態
11. SHIFT:輸入字母G-Z時用(指示燈亮有效)
12. ↑↓→←移動光標時使用
13. ENTER:輸入鍵。輸入數值或字母時使用;EOP:停止。在NC程序*后一步,強制移動光標
SP:空格;+ -:輸入數據時使用;CL:修正。刪除光標左側一個文字。.:輸入小數點時使用

副操作盤介紹(在手動狀態下進行操作)
DISPENSE SPEED:點膠速度,1-8
HEAD MOVE:頭動作,點膠頭上/下運行
H AXIS BRAKE:H軸制動,H AXIS BREAK <ON>+SERVO OFF,H軸FREE狀態
θAXIS BREAK:θ軸制動,θAXIS BREAK<ON>+SERVO OFF,θ軸FREE狀態
NOZZLE SELECT:點膠噴嘴的選擇
DISPENSE:點膠,點膠閥的選擇和螺旋軸的選擇、旋轉動作,對應的TANK進行吹氣
RECOGNITION LIGHT SPOT:識別照明,點照明(中央照明)
RECOGNITION LIGHT RING:識別照明,環照明(周圍照明)
STOPPER DOWN:止動器的升降動作
CONVEYOR BELT LEFT/RIGHT:左/右側傳送帶電機的旋轉動作
CONVEYOR BELT TABLE:工作臺傳送帶電機的旋轉動作
CONVEYOR BELT REVERSE:傳送帶電機的反轉動作
POSITION PIN:工作臺基準銷上/下的動作
SUPPORT UP:支撐臺的上/下動作
CASSETTE FEED:點膠用試驗紙帶的送給動作

程序切換
1.機器回原點
2.取出工作臺上所有的支撐銷
3.選擇生產程序、*生產條件設置以及調整軌道寬度
4.調整定位銷的位置
5.安裝支撐銷(在PCB板合適位置)
6.檢查PCB板傳送的狀況
7.檢查膠筒的工作壓力(螺旋型0.02-0.1Mpa;空氣型0.2-0.3 Mpa)
8.根據工藝參數檢查點膠嘴加熱單元的溫度設置
9.膠吐出確認,利用副操作盤上的DISPENSE鍵使膠筒的膠壓入螺旋泵內

*生產條件設置
1.PRODUCT NOS.:0-65000 設定生產基板枚數
2.SKIP BLOCK:1,2,3,4,5,6,7,8,9跳躍程序塊的設定。有條件跳步(1-6,8,9);無條件跳步(7)
3.TRIAL DISPENSE:EXIST NONE 點膠試驗的設定,設定生產時是否進行試驗
4.OPTIMIZATION:EXIST NONE 點膠*佳化的設定,設定生產過程中更換噴嘴時,是否進行試驗
5.OPTIMIZED TRIAL MODE:1 2 3 4 *佳化試驗模式的設定,點膠*佳化有效時,設定試驗模式

設定   試驗   試驗識別
  **次更換噴嘴時   **次以上更換噴嘴時   **次更換噴嘴時   **次以上更換噴嘴時
1   運行   不運行   運行   不運行
2   運行   運行   運行   不運行
3   運行   運行   運行   運行
4   運行   不運行   每隔一定試驗枚數運行   不運行


程序介紹
Mark LIB   Parts LIB
200個     1000個  
NC PRG   ARRAY PRG   PCB PRG   TRIAL PRG
32個/5000步   8個/300步       8個       8個

Program and Data Selection
Production
標準點膠量
元件   元件規格   噴嘴型號   點膠直徑(ф)
1608R-C   1.6×0.8mm   VS   0.6mm±0.05
2125R-C   2×1.25mm   S   0.7mm±0.05
3216R-C   3.2×1.6mm   S   0.8mm±0.05
MINI TR(微型晶體管)   3.0×1.7mm   S   0.8mm±0.05
MELF   ф1.25×0.2mm   S   0.7mm±0.05
MELF   ф1.35×3.45mm   S(90º)   1.0mm±0.05
TAN A(鉭)   3.8×1.9mm   S   1.0mm±0.05
TAN B   4.7×2.6mm   S   1.0mm±0.05
TAN C   6.0×3.2mm   L   1.0mm±0.05
TAN D   7.3×4.3mm   L   1.2mm±0.05
SOP 8P   5.0×5.0mm   L   1.2mm±0.1
SOP 14P   10.2×5.3mm   L   1.2mm±0.1(×2次)
SOP 28P   18×17.1mm   L   1.4mm±0.1(×3次)
QFP 18*18(84P)   18×18mm   L(45º)(315º)   1.4mm±0.1(×4次)
*請不要讓膠合劑擴展到電極和銅箔部位。點膠量太少,就會使粘結的強度下降(調整空氣壓力及吐出時間,以使點膠量合適)




PANASERT(松下貼片機)
      名詞釋義
一:馬達(MOTOR)
    AMP電壓控制的會比較好(反應速度),其做動原理為在電極的兩端通一相
等電壓使兩端無電壓差馬達不轉動,利用關閉一端的電壓使馬達轉動,如需
反轉就停止另一端的電壓,至於馬達的控制原理,透過訊號控制器傳輸給電
壓控制器關閉一端的電壓使馬達轉動,而在馬達上的編碼器,因馬達轉動而
傳輸訊號給解碼器,看是否到達所指定的位址,如到達位址解碼器就會傳輸
訊號給電壓控制器恢復供電,馬達就會停止運轉。
二:驅動器(DRIVER)
驅動器在整個控制環節中,正好處于主控制箱(MAIN CONTROLLER)-->驅動
器(DRIVER)-->馬達(MOTOR)的中間換節。他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來自主控制
箱(NC CARD)的信號,然后將信號進行處理再轉移至馬達以及和馬達有關的
感應器(SENSOR),并且將馬達的工作情況反饋至主控制箱(MAIN
CONTROLLER)。
三:電磁閥
電磁閥就是利用電磁效應將一鐵棒往電磁方向吸,而控制氣孔的筏門就會移
動,空氣就會透過氣孔的移動而改變方向往另一個氣孔跑,而真空氣閥是利
用空氣切面的原理將空氣帶走的,你可以做個小時驗,將1長約30CM的氣
壓管在5CM處切一開口,後將空氣槍插入開口(5CM處那一個),向短的
那一方吹氣(注意氣槍不要將風管堵死)手押著另一端,你應該會感覺手會
被吸進去,這就是真空氣閥的原理。
四:光學模塊(OPTICAL MODULE)
    根據信號的分類: (1):INPUT(輸入) 地址碼為8—F
                  (2):   OUTPUT(輸出) 地址碼為0—7
      OPTICAL MODULE的工作原理
  a. OUTPUT(輸出型):光信號-->電信號
1) 光導纖維的信號被送到光模板。
2) 接著光信號被轉換成電信號。
3) 光模板接收這個信號并且整合成矩形波式或波浪性信號。
4) 然后經過一個串/并聯的轉換器轉換串聯傳送變成并聯傳送。
5)信號與光模板連在一起,通過光模板與進入其他光模板作為輸出
6)這個過程持續到所有的信號被登錄。
b. INPUT (輸入):電信號-->光信號
1) 信號經過一串/并聯轉換器轉換串聯傳輸變成并聯傳輸。
2) 信號進入光模板的地址并且進入其他的光模板。
3) 信號通過電光轉換器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
    4) *后所有的光信號將輸入到SC-CARD.
       
五:主控制箱(MAIN CONTROLLER)
      P-783 CARD COMPOSITION
  1:MMC CARD---machine main controller (LA_M00003 )
    mmc is abbreviation for “main machine control” .the mmc card controls all other cards .
    it receives data from the other cards, and transmit precise command to the other cards.
MMC卡是(機器主機控制)的縮寫,對所有其他控制卡進行控制,他接收其他控  
制卡的數據,并向其他控制卡傳送正確的命令。

  2 :MMI CARD---machine main interface (LA-M00105-2D)
mmi is abbreviation for “main machine interface”, the mmi card controls interface  
with exterior elements .its function is to send data from exterior elements to the mmc
card and to handle control from the mmc card to the exterior element.
MMI卡是(主機接口)的縮寫,控制外部環節的接口,如主操作盤, FDD數據寫
入存取,以及后方操作盤(REAL PANEL).

3 :SC CARD---(LA_M00012)=
    using successive control. The sc card decides the head system transfer system and
    error processing .it sends the data of the results to the mmc card ,and conveys
    instructions from the mmc card to the other card .
    利用順序控制,SC卡對插入系統,傳送系統的寫出錯處理做出決定,他將判
    定結果的數據送至MMC卡,并將指令從MMC卡送至其他卡。

4 :NC CARD---(JA_M00213)
    The nc cards receive movement signals from the mmc card and sends the signals to
    ac servo drivers according to values set in the nc program in order to control ac
    servomotors.
    NC 卡接收來自MMC卡運轉狀態信號,并按照NC程序設定的數據將信號送
    到驅動器來達到控制馬達的正確運轉。

5 :RC CARD---recognition controller (FA-M00862-13)
    the recognition card processes the pcb and component recognition data received from the
    ccd cameras (no.of lead ,banding, component center ) and sends the processed data to the
    mmc card .
  將來自攝像機的元件插入孔數據以及其他一些板上的MARK信號記入存儲器,
  并與預先確定的標準孔位比較后對數據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送入 MMC卡。

6 :PMC CARD---pulse motor control (LA_M00213)
  The pulse motor control card receives data from the mmc card .calculates the number of
   
pulses and the motor rotation direction and sends the signalized data to the pulse motor
  driver.
  它接收來自MMC卡的數據信號,計算脈搏數據和馬達旋轉方向,并將所計算
  之數據傳送至脈沖四伏馬達。其 他 一 些卡屬于 OPTION。主要根據機器的一
  些特定功能,如 2D SENSON卡,3D – SENSOR卡,脈沖電機PM控制卡等。
Panadac 驅動器上的LED 報警顯示說明
故障部位   NO.   記 號   內         容   說                 明
NC單元   1   OS   速度不正常指示   電機的旋轉速度超出額定旋轉速度
    2   OL   過負荷指示   電機和驅動器過負額
電源單元   3   CHARGE   主電流過載指示   主電流過載狀態指示
  4   OV   過電壓指示   主電路電壓D.C.不正常(過高)
  5   LV   低電壓指示   主電路電壓D.C.不正常(過低)
  6   REG   整流電路不正常   整流電路有一個不正常
  7   RESET   復位   電源單元部分不正常復位
      驅 動 器 單 元   8   ST   傳感器故障指示   電機的編碼器以及連線
  9   OC   過電流指示   主電流過載狀態指示(輸出)
  10   OH   過熱指示   伺服電機內部(線圈繞組)溫度過高
  11   SLM   極限傳感器出錯   相應軸的極限傳感器出錯(**極限傳感器)
  12   BAS   功率管指示   當伺服開關置ON時,該指示燈亮
  13   IN   速度指令電壓指示   當速度指令電壓輸入時該指示燈亮
  14   CP   輸出控制電流檢測指示   當輸出電流為額定電流以下燈亮
  15   MP   輸出主電路功率指示   當輸出功率為額定功率以下燈亮
  16   PL   主電路缺相指示   主電路三相缺相指示
  17   SPD   *大轉速調整電位器   電機輸出*大轉速調整
  18   ZERO   補償值調整電位器   當速度指令電壓輸入為"0"伏時,調整電機轉速也為"0"時使用
  19   LOOP   LOOP調整電位器   調整放大器比例的增益
  20   STAB   STAB調整電位器   調整放大器積分的增益
  21   RESET   復位   驅動器部分不正常指示復位
  22   SPM   速度指示   輸出額定功率(電機額定轉速r.p.m.)
  23   TMER   轉矩指示   輸出額定功率時的電機轉矩(輸出回路)
  24   G   信號接地   驅動器信號對地(0V)確認
       
    Sensor&Laser AMP(E3X-DA11-N) 調整
   
  AMP 設定(數據清零)
   
  1   MODE SW 設定為<SET> .
  2   <TEACH> <MODE> 同時按 5 秒以上,出現以下內容" YES ? "詢問是否對數據清零.
  3   按<TEACH>,可在"YES","NO" 之間切換.
  4   選擇"YES ?" ,按<MODE>表示確認.
    數據清零結束.
    如果<TEACH> <MODE> 同時按 5 秒以上不顯示以上內容,請將MODE SW 打至<RUN>后再從STEP1重做.
   
  PARAMETER 設定
   
  1   按<MODE>一次,出現"L ON" ,按<TEACH>,可在"L ON","D ON" 之間切換.
    L ON :Light ON   ; D ON : Dark ON
  2   選擇"L ON"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3   接著出現"F ST".按<TEACH>,可在"F LD","F HS" 之間切換
    表示SENSOR &光纖發射的速度分別為 標準,低速,高速
  4   選擇"F ST"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5   接著出現"T X(1)".按<TEACH>,X 數字不不斷變大(0~10,20,30,0),選擇20
    X 表示SENSOR有效時間(即置后時間),20 表示 20 毫秒
  6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7   接著出現"L OFF".按<TEACH>,可在"L ON","L OFF" 之間切換
    表示 Flashing 功能是否有效
  8   選擇"L OFF"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9   接著出現"H OFF".按<TEACH>,可在"H ON","H OFF" 之間切換
    表示 HOLDER 功能是否有效
  10  
選擇"H OFF"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11   接著出現"D 123".按<TEACH>,可在"D 123", "D   " 之間切換
    表示顯示的方向
  12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13   MODE SW 設定為<ADJ> .
  14   按 <TEACH> <MODE> ,將數字調整至 200~300
   
  15   MODE SW 設定為<RUN> .
    調整結束
   
ON 的時候,         亮
   
OFF 的時候       亮
   
    如果調整好后,兩燈一起亮,說明選擇的敏感度有問題,重調.
   
  Remark: 本文中出現的" " 文字在AMP上顯示會很奇怪,自己要發揮想象力歐
   
    再來一個簡單版本的:
  AMP 設定(數據清零)
   
  1   MODE SW 設定為<SET> .
  2   <TEACH> <MODE> 同時按 5 秒以上,出現以下內容" YES ? "詢問是否對數據清零.
  3   選擇"YES ?" ,按<MODE>表示確認.
   
  PARAMETER 設定
   
  1   按<MODE>一次,出現"L ON"
  2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3   接著出現"F ST".
  4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5   接著出現"T X(1)".按<TEACH>,選擇20
  6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7   接著出現"L OFF"
  8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9   接著出現"H OFF"
  10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11   接著出現"D 123"
  12   按<MODE> 兩秒以上表示確認..
  13   MODE SW 設定為<ADJ> .
  14   按 <TEACH> <MODE> ,將數字調整至 200~300
  15   MODE SW 設定為<RUN> .
    調整結束
   
    AMP
   
SMT貼片機器信息及其釋義

1、PRODUCT INFORMATION • MACHINE    
生產信息               機器
PRODUCT         CNT         CRCT         OPE-RATE
生產(數目)       塊數         環路數         設備(機器)使用率  
READY TIME
準備時間(停機時間,但未關電源,一般為轉拉、休息時間)
P、C、B WAIT(LOADING)         P、C、B WAIT(UNLOADING)
P、C、B等待時間(進板處)         P、C、B等待時間(出板處)
MAINTENANCE TIME     TROUBLE TIME       TROUBLE NUMBERS
維護保養時間           機器故障報警時間         機器故障報警次數
LOADING ERR NUMBERS       PICKUP RATE           MOUNT RATE
搬送板錯誤次數             (物料)吸著率           (物料)裝著率              
PARTS EXHAUST TIME         PARTS EXHAUST NUMBERS
物料換料時間               物料換料次數
PICKUP ERROR NUMBERS               PICKUP MISS NUMBERS
物料吸起錯誤數目(一般指立吸、側吸)       物料未吸起數目(沒吸起料)
PARTS RECOGNITION ERROR         BOARD RECOGNITION ERROR
部品識別錯誤               P、C、B板識別錯誤(指MARK識別)
(SHAPE)ERROR         (SIZE)ERROR           OTHER ERROR
部品(形狀)識別錯誤   P、C、B板識別(規格、尺寸)錯誤       其他錯誤
2、CASSETTE INFORMATION
  FEEDER吸料、拋料信息
Z Nos.         PART EXHT Nos.       PICK UP Nos.     MOUNT Nos.
FEEDER軸編號   物料用完次數         物料吸著數       物料裝著數  
PICK UP ERR               PICK UP MISS
吸起錯誤 (FEEDER**引起)   未吸起(FEEDER**引起)
REC ERR     物料識別錯誤 (一般由物料尺寸、顏色或LED亮度引起)                         REC (SHAP) ERR       物料(形狀)識別錯誤(一般由物料形狀、類別差錯引起)  
OTH ERR
其他錯誤(一般由故障報警引起,如進板出板**、MARK不能識別等造成)

PANASERT SMT
設 備 維 護 手 冊

  一   機械部分 (MV2F/MV2V)
1 設備零配件的更換
2 設備機械配合、感應器、相機的調整

  二   電器部分 (MV2C/MV2F/MV2V/MPA*)
    1 MV2F/MV2V 卡板的簡介
2電機的簡介
    3 驅動器的簡介
    4 常用感應器
    5 常用光模塊
    6 Cycle timer的輸入方法
    7 設備的電源連接與保護  

一   機械部分

更換X Y 軸伺服馬達
1、切斷電源后, 取下電機與軸連結處的蓋子,取下X/Y軸電機。
2、裝上新電機, 鎖緊電機固定鏍絲, 接上電源線 Encoder線。
3、輕輕鎖住電機與軸的連結鏍母。
4、將Table X/Y手動移到原點位置,X/Y軸的原點感應片與原點Sensor重合。
5、打開電源, 回原點。
6、升起定位PIN, 進入NC AXIS JOG CHECK將Table移到下面坐標位置。
 
  M   XL
X Axis   160   220
Y Axis   -365   -505
表 1
  * 具體值可參照Machine Data/Org offset      
7、松掉電機與軸的連結鏍母, 用手推動Table 將定位PIN的中心位置與Monitor上的中心對齊。
8、重新鎖緊電機與軸的連結鏍母, 蓋上蓋子。
更換切刀   ( 切刀有幾種型號,如只更換固定側或可動側中某一部分,注意選用切刀型號與原來的要一致 )
    更換相同型號的切刀
1、回原點 把Feeder 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 將“HEAD SERVO”打到OFF。
2、用手動柄將頭轉到25度; 關氣。
* 25度一般停不住, 如一人更換切刀, 可在28度停住。
3、松掉固定塊與調整塊的鏍絲, 可先取下固定側切刀,再取下移動側切刀。
4、重新安裝切刀后, 旋轉切刀左邊的調整鏍絲, 用手上下移動切刀, 使其正好能切斷紙片(一般的書用紙), 但不能太緊。
5、鎖緊固定塊與調整塊的鏍絲。
6、用手動柄將頭轉回原點、開氣 ; 重回原點。
更換不同型號的切刀
1、按以上方法更換切刀。
2、先檢查切刀在張開狀態, 料帶進入寬度是否合適。
3、用手上下移動切刀, 檢查切刀運行軌跡是否合適。
4、調整切刀推動連桿長, 滿足2 、3項的條件。
5、調整連桿長度后, 切刀Stop PIN要作相應調整, 保持1mm的距離。
6、再按以上方法調整上下切刀的配合。
圖1 CUTTER草圖

更換貼片頭
  下頭  
  1、回原點, 取下廢棄組件盒將“HEAD SERVO”打到OFF, 取下Nozzle。
  2、用手動柄將頭轉到7號與 8號位置之間。
  3、用一面鏡子放在頭的下面平臺上。 ( 方便找鏍絲 )
  4、用M5的梯形內六角扳手松掉固定鏍絲, 取下頭的固定塊。
  5、一手用扳手向上頂貼片頭的滑塊, 一手緊握住頭可慢慢取出。
  6、用尖嘴鉗壓住氣管接口, 拔出氣管, 貼片頭取下。
* **個貼片頭的氣管較難取出, 注意不要把里側氣管接頭拔松。
裝頭
  1、在八號位置開始安裝貼片頭。
  2、將貼片頭接上氣管。
  3、貼片頭滑塊的定位孔對準頭的安裝定位銷, 將滑塊下壓固定。
  4、用M5的梯形內六角扳手裝上頭的固定塊。
  5、全部貼片頭安裝完后, 安裝好Nozzle 進行Nozzle中心校正。
    * 固定固定塊兩內六角鏍絲 Torque : 90kgf
    * 如沒有儀器檢測,上鏍絲時要聽到兩下響聲,表示已上緊了。
  6、準備物料。 (物料多于288PCS MV2F 2125型物料; MV2V 1608/2125型物料)
  7、重新檢測組件取料高度/組件安裝高度參數。
  8、準備一片松下SMT設備校正標準板(1.6mm厚), 用黑色膠布反貼在板上。
  9、按提示進行 Head Position Offset校正。
注: Head Position Offset的值正常情況下應小于正負0.1mm。
1 Vacuum    
2 θ1
3 Line Sensor
4 Component camera
6 θ2
7 Mount
9 Component discharge
10 Nozzle select
11 Nozzle Select confirmation
12 θ3    
    5、8 Not user

圖 2 貼片頭平面圖  

更換貼片頭內軸   ( Nozzle inner shaft removal jig 1042745006 /1042745014 )
1、回原點, 將“HEAD SERVO”打到OFF 取下Nozzle。
  2、將需要取下內軸的頭轉到8號位置。
  3、松掉內軸頂部鏍絲。
  4、用內軸拆除治具放在內軸頂部并下壓內軸彈簧。
  5、用尖嘴鉗取出內軸銷釘。
  6、取出內軸的彈簧。
  7、從內頭的底部稍微用力即可取出內軸。
  8、反順序可安裝內軸。
?   注意銷釘插入的方向
貼裝高度的調整
1、選一松下標準的PCB板( 1.6mm厚 )定位在Table中, 并加好頂針。
2、安裝新的MA Nozzle, 并檢測Nozzle, 記下Line Sensor檢測Nozzle的高度。
3、做一新程序, NC程序在PCB板中間隨意取一點坐標, ARRAY程序可選用一常用物料, 并按ARRAY程式裝好物料,如2125R。
4、選擇此程序為生產程序, 單步生產完成此組件的貼裝 ,記下Line Sensor檢測組件的厚度, 如厚度為 0.55mm。
5、將Feeder carriage移到等待位置。
6 、切換到手動狀態,將手動柄反轉到270度,量取PCB與Nozzle之間的間隙,間隙值應為組件厚度下壓0.2mm,測量間隙應為0.35mm。
7、如間隙不為0.35mm,則原始貼裝高度參數, Machine Data/Placement Height有誤. 如為0.45mm, 則將原數據加上0.1mm; 如為0.2mm, 則將原始數據減小0.15mm。
8、再按此方法重新檢測一次。


取料高度的調整( K型Cassette 治具29mm厚 Q型Cassette 39mm 厚)
1、同上方法做一新程序, ARRAY程序設為膠帶物料(如2125C E0.8)在一號倉, 如有治具, 按下面步驟進行。 安裝治具 ( K型Cassette Z axis jig 1998110002 )
2、先檢測一下此物料的實際厚度,如實際厚度為0.8mm。
3、選擇此程序為生產程序, 單步生產完成此組件的取料動作后停止。
4、切換到手動狀態, 將手動柄反轉到250度, 打開艙門, Nozzle與治具平臺的間隙應為0.6mm(0.8mm-0.2mmm), 如數據不對, 則原始取料高度參數Machine Data/PickUp Height有誤. 如為0.45mm 則將原數據減小0.15mm; 如為0.7mm, 則將原始數據加大0.1mm。
5、如沒有冶具, 可將一好的Cassette下掉壓料蓋, 安裝在一號倉, ARRAY程序改為1608C(紙帶包裝), 同上方法測量Nozzle與Cassette雙沿之間的間隙 (1608C組件厚0.8mm 取料時Nozzle下壓0.2mm), 它們間的間隙同樣應為0.6mm. 如數據不對, 調整方法同上。
?   用第五項調整時注意**,此方法僅供參考。

FEED Height 的調整 ( k Cassette ) ( Z axis adjustment jig 1998110002)
1、將手動柄轉到270度的位置。
  2、清潔供料倉Base Plate, 將29mm厚的治具平臺安裝在上面。
  3、如為M Size 單Feeder,將86.5mm厚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調整Feed Roller的高度, 及 Feed Roller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115.5mm。
如為XL Size 雙Feeder, 將76.5mm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 調整Feed Roller的高度, 及 Feed Roller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105.5mm。
* Q Cassette設整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所選的治具不同。(厚度不一樣)
* 此位置的數據如有問題,很容易打斷Nozzle。


Thrust-up and Peeling Height 的調整 ( K Cassette )
1、將手動柄轉到265度的位置。
2、清潔供料倉Base Plate, 將29mm厚的治具平臺安裝在上面(1998110002)。
3、如為M Size, 將56.3mm厚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 調整Thrust-up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Thrust-up block gauge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85.3+0.1mm。
  如為XL Size, 將46.3mm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 調整Thrust-up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Thrust-up block gauge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75.3+0.1mm。
4、如為M Size, 將55mm厚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 調整Peel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Peel block gauge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84.0+0.1mm。
  如為XL Size, 將45mm的治具放在平臺上面, 調整Peel block gauge的高度, 及Peel block gauge與Z Axis Base Plate的距離為74.0+0.1mm。
* MV2F/MV2V Cassette 分為 K/Q型   雙/單 Feeder
* Q Cassette 的調整方式相同,只是所選用治具不同。
Line Sensor 高度的檢查
1、安裝一新MA Nozzle在一號頭上, 將一號頭轉到3號位置 145度。
2、將Line Sensor切換到手動”MANU-DiP.s””MEASURE”位置, 檢測位置 Line Sensor顯示的值應為2.75mm。
3、如偏差超過0.2mm 松掉兩個M5的固定鏍絲, 調整Line Sensor的高度到顯示值顯示為2.75mm。
4、如偏差小于0.2mm 將正確值重新輸入到機器中, 進入服務菜單 Machine Parameter Setting 更改參數。   如果不能使用要將MMI卡SW1第六位打到OFF位

M5 M5 M5

圖3 Line Sensor草圖
Component Recognition Unit 檢測
1、機器回原點, 安裝一新SS型Nozzle 到一號頭上。
2、用手動柄將此頭轉到4號位置(認識位置)270度。
3、Camera glass與 SS nozzle below的距離為13+-0.1mm。
4、如距離不符合要求, 用梯形扳手松掉固定相機的四顆M5鏍絲重新調整。yytgjuhyeb
5、如重新調整過Part Camera Unit , 重新進行Nozzle中心校正后。  
Recog Basic Data/Part Camera Offset會自動修正。
Recog Basic Data/PCB Camera Offset 需試安裝組件重新補償。

注: PCB Camera Offset(參考值): X   0
                      Y   -60
    實際值與參考值的偏差不應超過正負0.5mm

          圖4 Component Recognition Unit草圖  
Head Number Detect Sensor 檢測
1、旋轉頭右上側有四個 P923A的檢測Sensor。
2、四個Sensor組成四位二進制編碼, ON為 1 OFF為 0。
3、主軸邊根據12個頭分成12等份,每部分的感應片的寬度與形狀不同。
 
Sensor4   Sensor3   Sensor2   Sensor1   Head No.
0   0   0   1   1
0   0   1   0   2
0   0   1   1   3
0   1   0   0   4
0   1   0   1   5
0   1   1   0   6
0   1   1   1   7
1   0   0   0   8
1   0   0   1   9
1   0   1   0   10
1   0   1   1   11
1   1   0   0   12
                    表 2
計算公式:
Sensor4*23+Sensor3*22+Sensor2*21+Sensor1*20=Head No.
* 一號貼片頭連接氣管顏色有區別。  
* 主軸的底部平面有貼片頭號碼的編號。
* 由一輸入光模塊連接四個感應器。
Nozzle No. DET Sensor 的檢查與調整
    檢查
1、耗料盒旁邊有三個 P916C-S1720的Sensor,感應器后接922MⅡ放大器。
2、三個Sensor組成三位二進制編碼, 在0度時, ON為1 OFF為0
3、光模塊的信號燈長亮表示有效, 閃動表示無效。
4、每個貼片頭外殼根據五個吸嘴可分為五等份,每部分感應缺口的寬度與形狀不同。

Sensor3   Sensor2   Sensor1   Nozzle No.
0   0   1   1
0   1   0   2
0   1   1   3
1   0   0   4
1   0   1   5
            表 3
計算公式:
Sensor3*22+Sensor2*21+Sensor1*20=Nozzle No.
調整/設置
1、將手動柄轉到0度。
2、光模塊的信號燈長亮表示有效, 閃動表示無效。
* 具體設置方法第22頁Sensor Amplifier (922)的調整有詳細介紹
3、Sensor頭部距貼裝頭的距離。
MV2F 1.2-2.0mm
MV2V 0.8-1.0mm
* MV2F 如設備已比較老(Sensor老化),可將距離調短一點。

Nozzle Select CHK DET Sensor 的檢測
1、設置方法與貼裝頭的距離同上。
2、CHK DET1 將手動柄轉到0度進行設置與調整。
3、CHK DET2 將手動柄轉到64度進行設置與調整。

Θ Origin DET Sensor 的檢測
1、設置方法與貼裝頭的距離同上。
2、將手動柄轉到0度進行設置與調整。

VS MS DS Lever壓片的調整
1、手動狀態下, 各軸回原點。
2、轉動手動柄, 將任一頭的機械氣閥輪子轉至VS軸(MS/DS)Lever壓片的正上/下方。
3、壓片與機械氣閥的輪子的間隙為。
MV2F 0.8-1.0mm
MV2V 1.0-1.2mm
4、如間隙不在范圍內, 松掉Lever 壓片固定鏍絲, 重新調整。

Loose cassette shutter detection switch的調整
1、回原點后, 關掉 SERVO MOTOR。
2、安裝一個Cassette在Feeder carriage上, 手動將Cassette移到檢測開關下面。
3、測量彈簧與Cassette Shutter的間隙。
    K type cassette   間隙:1.5—2.0mm
    Q type cassette   間隙:2.0—2.5mm

Vacuum/Mount/Component discharge 真空檢測
  Vacuum pressure :-400--- -700mmHg
  * 無氣閥調整, 如真空不足, 可清潔氣路、檢測真空電機。
  Mount pressure :30---60mmHg
  Component discharge pressure :80---110mmHg

Nozzle Select Unit 的調整
1、機器回原點。
2、用手動柄將頭轉到270度。
3、頭部的The nozzle select lever與The nozzle unit gear之間的距離為0.5-0.6mm。
4、如距離不對, 松掉NS軸上Cam follower的鏍絲, 調整距離。
5、如The nozzle select gear 與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不好, 松掉The nozzle select gear的固定鏍絲, 調整配合。
6 、The nozzle select gear 與The nozzle unit gear吻合后, Backlash :0.1-0.2mm。 如不在范圍內, 可調整NS軸連桿長度。
* 更換NS軸電機后, 應先調整The nozzle select gear與The nozzle unit gear之間的配合。
?   The nozzle select gear   NS軸上的齒輪
?   The nozzle unit gear   貼片頭單元上的齒輪

VT 連桿的檢查與調整  
1、   續拆除兩個以上的貼片頭。
2、   拆除下貼片頭的空當移到1號位置。(取料位置)
3、   手動柄轉到60度, 檢查VT軸下滑桿與頭的滑軌是否順滑。
4、   如滑桿偏上或偏下, 則調整A連桿長度或檢查其部件是否損壞, 如調整好長度手動轉動頭一圈后, 又出現偏差, 則很有可能為1或2號換向節損壞。
5、   用百分表打在滑桿下, 除掉VT軸馬達的電源線, 手動轉動VT軸皮帶, 百分表的跳動應在0.03—0.05mm之間, 并檢查皮帶的松緊度。
6、   如跳動超差, 則調整B連桿長度或檢查其部件是否損壞, 如調整好長度手動轉動頭一圈后, 又出現跳動超差, 則很可能為3號換向節或C部分損壞。
7、   檢查、調整完后重新安裝貼片頭。
8、   重新檢測組件取料高度參數, 并進行頭的Offset值測

圖 5   VT MT 連桿草圖
?     C部分簡化了實際圖形
?     A連桿調整長度時 調整1號換向節
?     B連桿調整長度時 調整3號換向節

MT 連桿的檢查與調整
1、連續拆除兩個以上的貼片頭。
2、將拆除下貼片頭的空當移到7號位置。(貼裝位置)
3、將手動柄轉到110度, 檢查MT軸下滑桿與頭的滑軌是否順滑。
4、如滑桿偏上或偏下, 則調整A連桿長度或檢查其部件是否損壞, 如調整好長度手動轉動頭一圈后, 又出現偏差, 則很有可能為1或2號換向節損壞。
5、用百分表打在滑桿下, 除掉MT軸馬達的電源線, 手動轉動MT軸皮帶, 百分表的跳動應在0.03—0.05mm之間, 并檢測皮帶的松緊度。
6、如跳動超差, 則調整B連桿長度或檢查其部件是否損壞, 如調整好長度手動轉動頭一圈后, 又出現跳動超差, 則很可能為3號換向節或C部分損壞。
7、檢查、調整完后重新安裝貼片頭。
8、重新檢測組件安裝高度參數, 并進行頭的Offset值測定。
            注: 同圖5

Halogen Lamp角度的檢查
1、安裝一新MA Nozzle 在某貼片頭上。
2、轉動手動柄, 將此貼片頭轉到4號位置, (認識位置)245度。
3、先用一物體, 遮住外側Halogen Lamp, 檢查里側的Halogen Lamp再用物體遮住里側的Halogen Lamp, 檢查外側的Halogen Lamp。
4、照射高度一般高出Nozzle底部2—3mm。
5、如有偏光, 則調整Halogen Lamp的角度。


     


圖 6   Halogen Lamp照吸嘴的草圖

Part Camera 灰度的調整
  1、取下一號頭一號嘴的內軸, 安裝上相機灰度測試的專用治具。
  2、取下廢棄料物料盒。
  3、用手動柄將頭轉到4位置(認識位置) 255度。
4、進入服務菜單, 相機認識欄(Recognition Service) 進行相機灰度檢測。
5、選擇 Small P.Camera 按提示進行檢測。   正常灰度應為 50—60
6、選擇 Large P.Camera 按提示進行檢測。   正常灰度應為 55—65
7、如灰度不符合要求, 則在紅色焦距部分對其進行調整。(MV2VB不在此處

      圖7   Part Camera unit 草圖

這是有治具調試.    
1. 開機.回原點.
2. 在NC JOG CHK 記下LENS MOVE 處LENS 值記為N.并將LENS MOVE 移(N-3)MM.
3   用副操作盤置LED LIGHT ON.
4   用副操作盤選2號吸嘴.
5   機誡閥切換到吸氣狀態,用2號NOZZLE吸住治具.(灰面朝CAMERA光面朝NOZZLE)
6   開關打置HERD SERVO OFF!
7   手搖"MANAULWHEEL"將治具搖到CAMERA正上方,盡量置于CAMERA中心.
8   拉出MANAUL WHEEL.將 HEAD SERVO開關打置ON狀態.
10 切換操作界面;
 machine initial -----F7----password----輸入密碼進入service界面---選亮度調整-----part camera (Lor S選相機)--display mode----original(選display mode)----windows shift----windows LS----調整windows至治具上,占面積70~80%-----按下bright check ----即顯出brightness level-----如果未到達標準值.用小一字螺絲刀松開固定光圈的螺絲.輕輕動(小步動作)凹槽內的光圈.所定后再檢測.
 
無治具調試
一般公司都沒治具所以調試也不標準,以前我都是這樣調試還好識別正常!一般2人操作方便點. 
1. 開機.回原點.
2   用副操作盤置LED LIGHT ON.同時副操作盤選1號吸嘴.
3   開關打置HERD SERVO OFF! 手搖"MANAULWHEEL"將1號吸嘴搖到CAMERA中心.
4   拉出MANAUL WHEEL.turn head servo on.      
5   一人到機臺后面松開固定光圈的螺絲輕輕撥動凹槽內的光圈.(左強右弱吧)一人在機器前面觀察吸嘴亮度的變化.大至覺得好了就TECH元件檢測

二   電器部分
  MV2 Control System Block 的簡介

  主控制箱(MAIN CONTROLLER)
P783 系列主要由以下各種控制卡(常用)組成
MMC 卡:存貯 I/O卡
Referred to as main machine controller which controls all card,It receives information from other cards,and gives appropriate commands to them
MMC卡是(機器主機控制)的縮寫,對所有其他控制卡進行控制,他接收其他控制卡的數據,并向其他控制卡傳送正確的命令。

  MMI 卡:接口卡
MMI卡是(主機接口)的縮寫,控制外部環節的接口,如主操作盤, FDD數據寫入存取,以及后方操作盤(REAL PANEL),打印機,顯示器,操作系統等。

  SC 卡:時序控制卡
      Determines the processes(head ,convey,error,etc.)through sequential control and sends the results to the MMC card to allow it to give commands to each card
利用順序控制,SC卡對插入系統,傳送系統的寫出錯處理做出決定,他將判定結果的數據送至MMC卡,并將指令從MMC卡送至其他卡。

  RC 卡:認識卡 ( P861/P862/P863 )
PCB Camera / Part Camera 的數據處理
The recognition data from the CCD camera is written into the memory .It


then calculates leads and bends of QFP and Tr,and the center of parts to send
the calculated values the MMC card
將來自攝像機的元件插入孔數據以及其他一些板上的MARK信號記入存儲器,并與預先確定的標準孔位比較后對數據進行計算,將計算結果送入 MMC卡,其 他 一 些卡屬于 OPTION。主要根據機器的一些特定功能,如 2D SENSON卡, 3D – SENSOR卡,脈沖電機PM控制卡等。

NC : 伺服系統控制卡
      Receives the operating signals from the MMC card,and sends th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preset values in NC program to the AC servo driver to
control the AC servomotor
NC 卡接收來自MMC卡運轉狀態信號,并按照NC程序設定的數據將信號送到驅動器來達到控制馬達的正確運轉。
    NC1 卡:伺服系統控制卡 ZL/ZA ZR/ZB   X   Y
    NC2 卡:伺服系統控制卡 H NS θ1 θ2 θ3

  PM : 步進系統控制卡
        Receives data from the MMC card,and sends it to the stepping motor driver after calculating the number of pulses and motor rotational direction
  PM1 卡:步進系統控制卡 MT VT CT   DS MS VS
PM2 卡:步進系統控制卡 Loader /UnLoader/ Table寬度調整 Pin X

NC、PM卡與驅動器,SC卡與光模塊, MMI卡與顯示器等都是通過光纖回路連接的,圖紙中如2~12uw/10~39uw標識是表示回路光導纖維光通量的指標。需專門的測量儀器進行測量。在這個數據范圍內,光導纖維的數據傳送可以得到有效保證以讓機器處于*佳運行狀態。

***保證主控箱的良好通風與正常的工作環境溫度是保護卡板的*好方法

電機的簡介
  電機種類
1、伺服電機/執行電機
2、步進電機 (簡單介紹)
3、普通電機 (不介紹)

伺服電機
  把輸入的控制電壓信號轉換為軸上輸出的角位移和角速度, 其轉向與轉速隨控制電壓的方向與大小的變化而改變
電機命名



      電機           輸出       電壓   編碼器     設計     電機
系列           功率             規格     序號     結構
    電機系列   MSM 小慣性電機
            MFM/MDM 中慣性電機
            MHM 大慣性電機

    輸出功率   3A   30W                
            5A   50W
            01   100W  
            :
08   750W

電壓   1:100V   2:200V   Z:100/200V (只限30W 50W)
編碼器規格   A:2500p/r增量式     B:17位增量式
          C:17位**式       D:17位增量式/**式共享

  電機結構
油封   制動   軸
    直軸   鍵軸
無   無   A   E
  有   B   F
有   無   C   G
  有   D   H
表 4
常用伺服電機的型號及位置   ( MV2 )
    MSM021AJA     MV2   θ1 軸
      MSM042AJA     MV2   X NS θ2 θ3 軸
      MSM082A4A     MV2   Y 軸
      MFA250LE4NSJ   MV2   Z 軸
      MDM402D2C     MV2   H 軸

  步進電機
是一種將電脈沖信號轉換成角位移的電機,其轉軸輸出的角位移量與輸入的脈沖數成正比,可通過改變脈沖頻率實現調速

  常用步進電機及位置
  N606A485-088   MV2: VT MT CT軸
5相   100細分   0 .72°/STEP
N606PH266-01B MV2: DS MS VS軸 、軌道自動調整系統各電機
    2相   100細分 1.8°/STEP
  步進電機驅動器   P337E 5 Phase pulse motor driver
              P337A 2 Phase pulse motor driver
  P337N 2 Phase pulse motor driver
          P337L 2 Phase pulse motor driver

  步進電機驅動器, 故障率較低, 后面不再作詳細介紹
* 外部電壓不穩 (沒裝UPS) 驅動器大濾波電容易損壞, 工作不穩定
* 負載工作異常造成 驅動器輸出功率晶體管易損壞, 不能工作
* 調速模塊IC損壞,不能工作或工作時振動工作 (松下1555,258IC)

SPP/HDP/MPA各軸具體安裝電機型號不作詳細介紹

  驅動器的簡介
  驅動器在整個控制環節中,正好處于主控制箱( MAIN CONTROLLER )-->驅動器( DRIVER )-->馬達( MOTOR )的中間換節。他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來自主控制箱( NC CARD )的信號,然后將信號進行處理再轉移至馬達以及和馬達有關的感應器( SENSOR ),并且將馬達的工作情況反饋至主控制箱( MAIN CONTROLLER ).

常用交流伺服電機的驅動器
MV2V/MPA/SPP (V/G系列)   MV2F/MPA     HDP  
326M500MS2A     H         P325C-500MS2         P-7000:  

326M250LE4A     Z         P325C-11LED       P7000-ADV-M29700-B 326M075MSG     Y         P325C-040LFG-E     P7000-ADV-M29900-B 326F040MSG   X NS θ1   θ2   P325C-075LFG
326F020MSG       θ3       P325C-020LFG
MSD5AlP1EC   PCB傳送電機

  驅動器常見報警信號及解釋說明

    MV2F   P325C系列驅動器   10個信號燈
 
    信號燈   顏色             保護功能
READY   綠色   開機后 主機讀正常
ALM   紅色   有故障
BAS   綠色   回原點正常
SLM   紅色   極限感應器保護
CE   紅色   通信失敗報警
ST   紅色   電機Encoder故障報警
OH   紅色   過熱保護
OC   紅色   過流保護
OV   紅色   過壓保護
LV   紅色   低電平保護
                    表 5
具體報警原因表5未作詳細介紹 可參照表6分析

MV2V/SPP/MPA 326F/326M系列 用代碼顯示驅動器狀態
        326M系列 大功率驅動器 帶散熱片
326F 系列 較小功率驅動器


保護功能   代碼   內容
控制電源欠壓保護   11   瞬間停電或電源容量不足引起的電壓跌落
過壓保護   12 OV   由于再生引起的轉換器電壓超過400VDC
低壓保護   13 LV   主電源電壓降落或瞬時斷電或缺相,使直流電壓太低
過流保護   14 OC   變壓器的輸出電流過大
過熱保護   15 OH1   驅動器內部的功率組件過熱,散熱片超過規定溫度
過載保護   16 OL   驅動器電流長時間超過額定電流
過熱保護   19 OH2   驅動器內部的冷確風扇過熱,電機過熱超過規定溫度
編碼器AB相異常保護   20 ST1   編碼器A B相檢測不到
編碼器通信異常保護   21 ST2   驅動器與編碼器通信異常
編碼器接線異常保護   22 ST3   編碼器到驅動器接線異常
編碼器通信數據異常保護   23   因噪聲等原因而使編碼器向驅動器傳送錯誤數據
位置偏差過大保護   24 EPR   位置偏差脈沖數超過參數 設定值
混合控制位置偏差過大保護   25  
過速保護   26 OS   電機速度超過參數設置的上限
指令脈沖分頻異常保護   27  
偏差計數器溢出保護   29 OF   位置偏差脈沖量設置超過134217728
驅動器通信異常保護   31 CE1   Optical cable斷
驅動器通信異常保護   32 CE2   地址碼設置錯誤
驅動器通信異常保護   33 CE3   通訊數據錯誤
EEPROM參數錯誤   36 EPE   通電后 從EEPROM讀出的數據被破壞或參數異常
EEPROM檢測代碼保護   37  
驅動禁止輸入故障   38 SL   CW及CCW驅動禁止都斷開 極限保護
掃描失敗保護   88 CPE   主機掃描失敗
控制方式設定異常保護   97 CE4   驅動器與主機未連接
表 6

MSD5A1P1EC   50W   100V  
  用一信號燈表示狀態
一 正常狀態
  綠色 (green) 正常
    橙色 (orange) 準備狀態
二 錯誤狀態
  錯誤代號由紅色閃動次數與橙色閃動次數構成
    A 可**錯誤 單循環內紅色閃動次數表示個位
                  橙色閃動次數表示十位

保護功能   代碼   內容
控制電源欠壓保護   11   瞬間停電或電源容量不足引起的電壓跌落
過壓保護   12   OV   由于再生引起的轉換器電壓超過400VDC
低壓保護   13   LV   主電源電壓降落或瞬時斷電缺相,使直流電壓低于規定值
過載保護   16   OL   驅動器電流長時間超過額定電流
檢測錯誤   17   被檢測到有硬件錯誤
編碼器通信異常保護   21 ST2   驅動器與編碼器通信異常
編碼器接線異常保護   22 ST3   編碼器到驅動器接線異常
位置偏差過大保護   24 EPR   位置偏差脈沖數超過參數設定值
過速保護   26   OS   電機速度超過參數設置的上限
指令脈沖分頻異常保護   27  
偏差計數器溢出保護   29   OF   位置偏差脈沖量設置超過134217728
EEPROM參數錯誤   36 EPE   通電后 從EEPROM讀出的數據被破壞或EEPROM參數異常
驅動禁止輸入故障   38   SL   CW及CCW驅動禁止都斷開,工作超極限
表 7

  B 不可**錯誤 只是紅燈閃動   需重新開機
CPU錯誤保護   30
    系統錯誤保護   98
    其它錯誤     99


P-7000 驅動器 ( HDP專用 )
錯誤信息的表示:用 Green Red Yellow三組燈表示

        不亮
                          G:Green
        閃動 1
                          R : Red
        閃動 2
                          Y : Yellow
長亮  


代碼顯示形式   保護功能   內容
G 不亮 R 長亮 Y 閃動1   Overrun   運行超極限
G 閃動1 R 長亮 Y不亮   Over load   驅動器電流長時間超過額定電流 負載太重
G R Y 閃動1   Over current   變壓器的輸出電流過大
G 不亮 R 長亮 Y 不亮   Over heating   驅動器內部的功率組件過熱
G 閃動1 R閃動2 Y不亮   EPR   位置偏差脈沖數超過參數 設定值
G 不亮 R Y 閃動1   Encoder wire breaking   編碼器接線異常
G 不亮 R閃動2 Y閃動1   Communication error   驅動器通信異常保護 Optical cable斷
G Y 閃動1 R 閃動2   CS error   Encoder CS線斷或Encoder損壞
G R Y 長亮   Watchdog error   CPU 撞壞
               
  表 8

 



MV2C/MPA3/MPAG1   P321/P321E系列驅動器  
信號指示燈:綠燈為狀態提示燈;紅燈為錯誤指示燈

電位器:驅動器調整使用
輸出口:驅動器檢測使用
RESET:復位按扭      
GND:信號接地  

  記號   顏色   保護功能




燈   BAS   綠色   回原點正常
  OS   紅色   速度保護
  OL   紅色   過負載保護
  SLM   紅色   極限感應器保護
  REG   紅色   整流電路不正常
  ST   紅色   電機Encoder故障報警
  OH   紅色   過熱保護
  OC   紅色   過流保護
  OV   紅色   過壓保護
  LV   紅色   低電平保護
  記號   作用/說明



  SPD   *大轉速調整電位器/電機輸出*大轉速調整
  ZERO   補償值調整電位器/當速度指令電壓輸入為“0”伏時,調整電機的轉速也應為“0”
  LOOP   LOOP調整電位器/調整放大器比例的增益
  STAB   STAB調整電位器/調整放大器積分的增益
  記號   作用/說明
輸出口   SPM   速度指示/輸出額定功率(電機額定轉速rpm)
  IM   轉矩指示/輸出額定功率時的電機轉矩
                   
    表 9

一般故障的對策

低電壓保護   1、主電源容量太小                 增加電源容量
LV     2、外部輸入電壓不穩(低于輸入額定值)     檢查輸入電壓
3、電源線連接不正常               檢查電源線的連接

過電壓保護   1、內部再生放電電阻斷開     可在P-B2插入再生放電電阻
OV     2、外部輸入電壓不穩 (高于輸入額定值)     檢查輸入電壓
3、驅動器電路故障                   更換驅動器
 
過電流保護   1、執行電機的接線 U、V、W短路或與地短接     檢查電機
OC     2、執行電機接線連接** 或電機燒壞         檢查電機
3、頻繁的伺服ON與OFF動作         動態制動繼電器觸點短接
4、驅動器電路故障                     更換驅動器

過熱保護   1、驅動器功率組件過熱 組件老化           更換組件
  OH     2、驅動器并未異常發熱 熱敏IC壞           更換組件
        3、驅動器通風**或環境溫度過高           清潔通風網
        4、驅動器冷卻風扇壞                   更換風扇
        5、驅動器過載                       減輕負載
        6、散熱器**或散熱油不夠               增加散熱油
        7、檢查電機軸承、電機負載是否過大           OH2

過載保護   1、負載過重         檢查負載是否被卡住 加強負載的潤滑
  OL     2、電機接線連接錯或斷裂               檢查連線
        3、電機軸承損壞                     更換電機
編碼器故障 1、編碼器被重擊 內部部件錯位
  ST     2、編碼器密封** 進臟物               清潔編碼器
        3、編碼器接線錯誤 檢不出A和B相           ST 20
        4、編碼器與驅動器連線有斷開或沒連接         ST21/ST22
        5、編碼器與驅動器連線之間的連接插頭接觸**    
        6、編碼器由于噪聲等原因送了錯誤數據         ST 23
        7、編碼器的供電電壓不正常 (5V±5%)

過速保護   增益設置錯誤         檢查服菜 中GAIN SETTING的設置
OS

驅動器通信異常 1、光圈線斷或信號傳送**
CE       2、驅動器地址設置錯誤
          3、驅動器與主機接線**或沒連接
          4、光圈線傳送的發光能量不夠,需加大

驅動器禁止輸入 1、負載運動超過極限位置           手動回復負載
  SL       2、**保護 極限保護SENSOR損壞或臟     檢查SENSOR
           
YASKAWA 型驅動器簡介
  驅動器參數的輸入與檢查
  1、用輸入盤輸入。
  2、按下 MODE DSPL/SET 將出現C0
  3、用     來進行Ci     Ci+1的轉變。
4、找到指定的Ci 按下 DATE/ENTER 出現參數。
5、用   來更改數據。





驅動器常見報警信號及解釋說明
R.00   Multi-turn data error
R.02   Parameter breakdown
R.04   Parameter setting error
R.10   OC
R.11   Ground fault
R.20   Blown fuse
R.30   Regenerative trouble
R.31   Overflow
R.40   OV
R.51   Feedback over speed
R.52   OS
R.60   Voltage drop
R.71   OL ( high load )
R.72   OL ( low load )
R.80   Position error                     圖 8
R.81   Encoder alarm     Backup error  
R.82   Encoder alarm     Check sum error
R.83   Encoder alarm     Batter alarm
R.84   Encoder alarm     Absolute error  
R.85   Encoder alarm     Over speed
不同機型間的驅動器借換
?   松下插件機 AV 電機與驅動器與MV2C為同系列。
?           AVK 電機和驅動器與MV2F 為同系列。
?           RH3 電機和驅動器與MMC 為同系列。
?   RH與MMC所用的YASKAWA 型驅動器如更換,要重新根據所用軸的需要重新設置參數。
?   MV2F/MV2V更改電機速度可直接在服務菜單中更改《Driver Gain》數據。
***保證驅動器的良好通風與正常的工作溫度是保護驅動器的*好方法
更換驅動器的一些注意事項:
1)   確認所要更換的驅動器型號和原先是否一致(編號需完全相同);
2)   查看原驅動器上是否有一些地址的設定,如有的話,更換驅動器與原件保持一致;
3)   要取下原驅動器上的電源線和控制線以及光導纖維時查看線的接頭處是否有**現象,光導纖維端頭切莫用有腐蝕性溶劑清洗;
4)   一定要在主機完全斷電的情況下更換驅動器;
5)   驅動器的外殼接點線不要忘記連接;
6)   電源線和控制線的鏍絲要鎖緊;
7)   更換驅動器試運行期間,每隔兩小時應觀察一下其運行狀態;特別注意電機與驅動器是否有異常發熱。
* 完全斷電是指:關閉主機的TRANSFORMER(變壓器),主操作盤的電源( MAIN OPERATION)指示燈處于滅的狀態。

常用感應器 (Sensor)
作為一種常用的電器(輸入信號),在機器的實際運轉過程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通常來說與OPTICAL MODULE 和DRIVER配合一起使用,下面有一張表格列出了感應器的一些指標和參數。

傳感器工作方式   光敏式   反饋式   機械式   磁感應式
傳感器型號
  (舉例)   914系列
916系列
917系列
919系列
921系列
923系列   D4B-2111N   918B181
1321
V-215-1C6
  CYLINDER
SWITCH
TOH

工作電壓   24V   24V     24V
連接方式   并聯   并聯   串聯   并聯

  Dark ON(LED暗)   Light ON(LED亮)
914、914-1   1  
914B、914B-1   1  
914-K、914-K-1   1  
921、921-1   1  
923、923-1   1  
914A、914A-1     1
914C、914C-1     1
914A-K-1     1
921A、921A-1     1
923A、923A-1     1
如何識別一些常用感應器的好壞
1.   感應器的兩種狀態(LED燈亮或LED燈滅)
2.   通過萬用表來確定是否有正確的工作電源(PIN1與PIN3,24V)
3.   在狀態的變化中,信號電壓是否發生變化(PIN2與任一端子間)

各軸常用的原點 極限保護Sensor
(同系列根據定位邊的不同 常開常閉 線長線短再作細分)
  Panadac P914系列   ( 914 914A 914B 914C 914D )
  單邊鏍絲垂直定位   Table Y Table PIN DS/MS/VS MT/VT
  Panadac P921系列
雙邊鏍絲垂直定位   X   Y   ZL/ZR ( ZA/ZB )
  Panadac P923系列
雙邊鏍絲平行定位   Head Number Detect Sensor

      ML 負極限感應器
  P921B(X Y Z)  
  PL 正極限感應器、OR 原點感應器
P921(X Y Z)
  OS 原點慢感應器
檢測PCB板用Sensor
P916 系列   另帶放大器         設備Table里用
P917 系列   另帶放大器         設備Table里用
P919 系列   自帶放大器         設備傳送軌道上用

VS/MS/DS 保護Sensor
      P922M  
Sensor Amplifier (922)的調整
1、Set TUNING VR to CH. to be adjusted。
2、Select NON WORK with no component。
直到 green LED 閃動過后長亮設置才有效
3、Select WORK with a component。
直到 red LED 閃動過后長亮設置才有效
4、Set TUNING VR to “RUN”。
5、Mark sure that the green LED is lit and the red LED is not lit with no component。
6、Mark sure that the green LED and the red LED are lit with a component。
      * P922S的設置方法同上。 922M代光圈線,922S不代光圈線。

檢測Nozzle 用Sensor
P916C-S1720
使用 Panadac 922MⅡ放大器 設置方法同上

  氣缸檢測用磁感應 Sensor
Table backup unit upper/lower limit sensor       TOH
Loader/unloader rising/lowering sensor         D-B51
Stopper rising sensor                     CS-3H

激光**保護Sensor
E3L-2LRC4   (發)         E3X-A11   (收)
P920L       (發)         P920D     (收)

**開關Sensor
  極限**開關Sensor     V-215-1C6 ( X Y )   D4B-2A11N ( Z )
XEML X軸負極限**保護開關
XEPL X軸正極限**保護開關
YMSL Y軸負極限**保護開關
YPSL Y軸正極限**保護開關
    ZMSL Z軸負極限**保護開關
  **門開關Sensor     AZ16-02-ZVRK

常用光模塊 (Optical Module )
普通Optical Module
一般按以下劃分為 :
輸入/輸出 INPUT輸入型; OUTPUT 輸出型
INPUT 用字母“I”表示,輸入接Sensor;
一般情況下地址碼為8-F
OUTPUT 用字母“O”表示,輸出接負載,多為電磁閥、相機燈;
地址碼一般多為0-7
位數 光模塊外接端口的數量
8位/16位   輸入輸出端口的數量 (I/O)
    Panadac-610-O8        
                8:8位  
O:Out  

  每位端口三根接線
        低電平 0V           高電平 5/24V
              信號線
每位端口三根接線的含意
        光回路號碼           端口碼
            光模塊地址碼
光模塊LED燈的指示含意
1.   當光模塊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時,本體的綠LED亮、紅LED滅。
2.   當光模塊紅LED亮、綠LED滅時,光模塊可能只有輸入信號需沒有輸出信號,或者根本就沒有輸入信號。
3. 當光模塊兩個LED都不亮時,光模塊沒有24V電源或光模塊已嚴重損壞。
特殊Optical Module
Panadac 615-DET-8   檢測光模塊
Panadac 610-A100-B 100V繼電輸出光模塊
Panadac 610-CT-2   時序控制光模塊
更換光模塊與使用光模塊的注意事項
1、光模塊是輸出還是輸入型與原來保持一至。
2、光模塊的I/O數與原來保持一至。
3、光模塊的電壓與原來保持一至。
4、光模塊插線位置與原來保持一至。
5、光模塊的地址設置與原來保持一至。
6、光模塊*常見故障是燒保險,更換光模塊時,應先檢查一下舊光模塊是否能修復。
7、光模塊的接線不要經常撞動,特別是光圈線,它的剪切需切面平整,要專用刀具。
Panadac 610-CT-2 的查詢與輸入
后接編碼器E6F-AB3C
里面的數據不允許隨便更改

查詢
  CH   點擊 CH
**   輸入所查時序步驟
  ENTER 確認
F1   顯示查詢內容
  輸入
將下面的寫保護開關打開 打向左邊
        CH       點擊 CH      
      **       輸入時序步驟
    CLEAR     點擊 CLEAR
    START     點擊 START
  ***       輸入開始角度
    ENTER     確認
    END       點擊 END
    ***       輸入結束角度
    ENTER     確認
    { START     在一個時序可輸入多段
    ***
    ENTER  
    END
    ***                           寫保護開關
    ENTER}                                    
    CH       開始下一時序       圖9   Cycle timer草圖
電源變壓器的常見連接方法

    S               U
      R


        N     T       V         W

      PE

采用星/三角變壓器的繞組其主要作用使在變壓過程中對電網產生的高次詣波得到改善。
松下公司機器的變壓器輸出電壓都是三相四線制200V的,其輸入端為三相五線制,其中中心線和地線已經在輸入端被短接了。由于全世界不同地區不同國的工業用電電壓不一樣,如有下幾種:415V,400V,380V;但是由于松下機器的工作電壓為200V,所以松下公司專門為客戶提供了專用變壓器,變壓器的輸入端為星型連接,輸出為三角型連接,輸出端的地線和中心線短接了。當我們面對不同客戶時,先要分清楚客戶所提供的工業用電形式。
1、三相五線制380V,我們只要將這五條線對號入座就可以了,所需注意的是別將三條相位線的位置搞錯了,否則會引起真空泵的反轉。 / 接好線后,將機器打到全自動,檢查一下真空泵的指示針,如為負值是對的;如為正值是錯的。/
2、客戶自己提供200V的電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要直接將電源線接去機器的變壓器就可以了,同時也要注意一下線的相位。
三相電源線的位置:R/BLUE(RED):1號接頭 ;S/BLACK(WHITE):2號接頭 ;T/BROWN(BLACK):3號接頭R.S.T代表三相電壓。
松下機器內部的工作電壓分為幾組:
1、變壓器電壓:200V,100V
2、通過POWER SOURSE轉變出來的24V,5V
松下公司還為一些OPTION的設備比如BHU,C-CON等提供了專用的變壓器,這些設備的工作電壓都是100V,100V電壓為單相三線制,注意在這里根據松下公司的規定,黑色線為相線:1號接頭;白色線為中心線:2號接頭;黃綠雙色線為地線:3號接頭;切勿搞錯,否則會引起機器跳電。
**事項:在連接從變壓器到電壓供應端時,一定要將連接線的兩端都放在自己身旁,先將變壓器的接線接好,再連接到連接端,在連接時要確定電源處于斷開狀態。

連接設備電源的過程:
1、機器已經按裝到位,先將變壓器輸出端連接到設備輸入端(BHU,C-CON等)。
2、連接變壓器輸入端到主變壓器的輸出端(100V)。
3、連接主機的輸入端到主變壓器的輸出端(200V)。
4、連接主變壓器的輸入端到電源供應端(這時候要確認電源供應處于斷電狀態)。
關于頻率的一些注意事項:
世界上電源頻率(HZ)分為兩種:50HZ和60HZ
它不影響機器的正常操作,只是有一些設定需要確認:
1、用來保護真空泵的熱繼電器的電流的設定。
2、用來保護吸料真空泵的熱繼電器的電流的設定。 ( 貼片機 )
50HZ和60HZ,電流值設定不一樣,請大家注意。

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
在電氣設備中,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是一種**措施。
保護接地就是把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框架等用接地裝置與大地可靠地的連接,它適用于電源中性點不接地的低壓系統中。如果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使金屬導體碰殼,由于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很小(接地電阻是電氣設備接地部分的對地電壓于接地電流之比),則外殼對地電壓大大降低。當人與外殼接觸時,則外殼與大地之間形成兩條并聯支路,電氣設備的接地電阻越小,則通過人體的電流也越小,所以可以防止觸電。
保護接零就是在電源中性點接地的低壓系統中,把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框架與中性線或接中干線(三相三線制電路中所敷設的接中干線)相連接。如果電氣設備的絕緣損壞而碰殼,由于中性線的電阻很小,所以短路電流很大。很大的短路電流將使電路中保護開關動作或使電路中的熔絲斷開,切斷了電源,這時外殼不帶電,便沒有觸電的可能。

接地裝置的安裝范圍
1、   保護接零的系統中,電氣設備就不可以再接地保護。因為當接地的電氣設備絕緣損壞而碰殼時,可能由于大地的電阻較大使保護開關或保護熔絲不能斷開,于是電源中性點電位升高,以致于使所有接零的電氣設備都帶電,反而增加了觸電危險性。
2、   低壓公用電網供電的電氣裝置,只能采用保護接地,不能采用接零。因為采用了接零措施后,如果電氣裝置的絕緣損壞碰殼而形成一相短路,將會引起公用電網供電系統嚴重的不平衡現象。


步進電機的基本原理

步進電機作為執行元件,是機電一體化的關鍵產品之一, 廣泛應用在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本文詳細介紹了幾種常見的步進電機的相關參數及其特點。
步進電機作為執行元件,是機電一體化的關鍵產品之一, 廣泛應用在各種自動化控制系統中。隨著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步進電機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在各個國民經濟領域都有應用。
  步進電機是一種將電脈沖轉化為角位移的執行機構。當步進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沖信號,它就驅動步進電機按設定的方向轉動一個固定的角度(稱為“步距角”),它的旋轉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運行的。可以通過控制脈沖個數來控制角位移量,從而達到準確定位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控制脈沖頻率來控制電機轉動的速度和加速度,從而達到調速的目的。步進電機可以作為一種控制用的特種電機,利用其沒有積累誤差(精度為100%)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各種開環控制。
  現在比較常用的步進電機包括反應式步進電機(VR)、永磁式步進電機(PM)、混合式步進電機(HB)和單相式步進電機等。
  永磁式步進電機一般為兩相,轉矩和體積較小,步進角一般為7.5度 或15度;
  反應式步進電機一般為三相,可實現大轉矩輸出,步進角一般為1.5度,但噪聲和振動都很大。反應式步進電機的轉子磁路由軟磁材料制成,定子上有多相勵磁繞組,利用磁導的變化產生轉矩。
  混合式步進電機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應式的優點。它又分為兩相和五相:兩相步進角一般為1.8度而五相步進角一般為 0.72度。這種步進電機的應用*為廣泛,也是本次細分驅動方案所選用的步進電機。
  步進電機的一些基本參數:
  電機固有步距角:
  它表示控制系統每發一個步進脈沖信號,電機所轉動的角度。電機出廠時給出了一個步距角的值,如86BYG250A型電機給出的值為0.9°/1.8°(表示半步工作時為0.9°、整步工作時為1.8°),這個步距角可以稱之為“電機固有步距角”,它不一定是電機實際工作時的真正步距角,真正的步距角和驅動器有關。
步進電機的相數:
  是指電機內部的線圈組數,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進電機。電機相數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一般二相電機的步距角為0.9°/1.8°、三相的為0.75°/1.5°、五相的為0.36°/0.72° 。在沒有細分驅動器時,用戶主要靠選擇不同相數的步進電機來滿足自己步距角的要求。如果使用細分驅動器,則‘相數’將變得沒有意義,用戶只需在驅動器上改變細分數,就可以改變步距角。
  保持轉矩(HOLDING TORQUE):
  是指步進電機通電但沒有轉動時,定子鎖住轉子的力矩。它是步進電機*重要的參數之一,通常步進電機在低速時的力矩接近保持轉矩。由于步進電機的輸出力矩隨速度的增大而不斷衰減,輸出功率也隨速度的增大而變化,所以保持轉矩就成為了衡量步進電機*重要的參數之一。比如,當人們說2N.m的步進電機,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是指保持轉矩為2N.m的步進電機。
  DETENT TORQUE:
  是指步進電機沒有通電的情況下,定子鎖住轉子的力矩。DETENT TORQUE 在國內沒有統一的翻譯方式,容易使大家產生誤解;由于反應式步進電機的轉子不是永磁材料,所以它沒有DETENT TORQUE。
  步進電機的一些特點:
  1.一般步進電機的精度為步進角的3-5%,且不累積。
  2.步進電機外表允許的*高溫度。
  步進電機溫度過高首先會使電機的磁性材料退磁,從而導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電機外表允許的*高溫度應取決于不同電機磁性材料的退磁點;一般來講,磁性材料的退磁點都在攝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達攝氏200度以上,所以步進電機外表溫度在攝氏80-90度完全正常。
  3.步進電機的力矩會隨轉速的升高而下降。
  當步進電機轉動時,電機各相繞組的電感將形成一個反向電動勢;頻率越高,反向電動勢越大。在它的作用下,電機隨頻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電流減小,從而導致力矩下降。
  4.步進電機低速時可以正常運轉,但若高于一定速度就無法啟動,并伴有嘯叫聲。
  步進電機有一個技術參數:空載啟動頻率,即步進電機在空載情況下能夠正常啟動的脈沖頻率,如果脈沖頻率高于該值,電機不能正常啟動,可能發生丟步或堵轉。在有負載的情況下,啟動頻率應更低。如果要使電機達到高速轉動,脈沖頻率應該有加速過程,即啟動頻率較低,然后按一定加速度升到所希望的高頻(電機轉速從低速升到高速)。
步進電動機以其顯著的特點,在數字化制造時代發揮著重大的用途。伴隨著不同的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以及步進電機本身技術的提高,步進電機將會在更多的領域得到應用。

氣閥
ITEM: 調整撥動 LEVER 與機械閥滾軸LEVER 之間的間隙。    
PROCEDURE:    
1     原點回歸
2     將HEAD 伺服撥至 OFF﹐搖動手柄直至角度為 0 度。
3     檢查確認調整撥動 LEVER 與機械閥滾軸LEVER 之間的間隙為 0.8 mm
4     旋松禁錮螺母﹐將 0.8 mm 的厚薄規插入撥動 LEVER 與機械閥滾軸LEVER 之間
  然后旋緊禁錮螺母。
5     再一次檢查動 LEVER 與機械閥滾軸LEVER 之間的間隙為 0.8 mm
注意﹕本節所指的間隙﹐為 撥動 LEVER

  微信掃碼咨詢

粵公網安備44030602001526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兴文县| 栾川县| 商城县| 高青县| 阳信县| 普洱| 久治县| 香河县| 错那县| 青川县| 都昌县| 江口县| 凌源市| 沁阳市| 商洛市| 普陀区| 临邑县| 宁蒗| 东乡族自治县| 英吉沙县| 顺昌县| 九江市| 百色市| 祁阳县| 邛崃市| 泾川县| 合水县| 綦江县| 琼海市| 威海市| 大宁县| 黄龙县| 乡城县| 新密市| 天台县| 合作市| 乳源| 许昌县| 祁连县| 三河市|